農業板塊受惠政策春意濃
相對于其他行業的遇冷,現代農業開始成為投資者的“寵兒”。
全國“兩會”的召開讓更多投資機會變得明晰,《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同時“農村改革”首次成為主題之一。3月中旬,國務院印發《關于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若干意見有關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受此提振,滬深兩市部分農林牧漁板塊成份股跑贏大盤。
事實上,梳理近期頻頻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不難發現“改革”字眼已深入人心。1月19日,《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從完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改善鄉村治理機制等8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國家拉動內需戰略及國民消費支出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驅動,為企業留出了較大的成長空間,也為資金的進入提供了可能。長遠來看,投資者可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農業、食品安全、農機和土地流轉等方面把脈投資機會。
而時值2013年年報發布高峰,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已發布業績快報的40家農業上市公司中,有14家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最高的國聯水產達到了159.97%,相關龍頭企業表現也毫不遜色。如大北農去年利潤總額為97817萬元,同比增長16.24%,登海種業去年利潤總額57583萬元,同比增長了32.97%。“農業現代化建設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其涉及的各個產業環節均蘊含巨大投資機會。”平安證券分析師趙小燕說,考慮農業現代化發展節奏受政策影響,對投資機會的把握應參考相關環節對政策的敏感度。
“2014年農業政策將成為提振農業板塊估值的核心驅動要素。”齊魯證券分析師謝剛認為,今年只是國內土地流轉的起點,各省市和各主要經營實體將會紛紛參與到農地流轉的盛宴中,分享未來10年中國最大的政策紅利。
“確保糧食安全主要從耕地數量、質量以及農業技術等幾方面出發,農田水利、土壤修復以及生物技術將是重點方向,相關企業受益明顯。”東方證券研究員歐陽婧認為。
|